1. 医院官网查询:
大部分医院官网都有医生介绍板块,里面会详细列出医生的学历背景、专业擅长、科研成果、出诊时间等。比如,你能看到医生毕业于哪所医学院校,是否有海外学习经历,这能初步判断其专业知识基础。若医生擅长领域与你的病症高度匹配,那就是较好选择。
2. 利用医疗APP:
像好大夫在线、微医等APP,不仅能挂号,还有患者对医生的评价和打分。不过,评价也存在主观性,不能全信,建议多参考不同患者的反馈,综合判断医生的口碑。比如有的患者说医生耐心解答问题,治疗效果好;有的则抱怨排队时间长等,通过这些信息,你能对医生有更全面的认识。
3. 向他人打听:
向身边有就医经验的亲朋好友打听,他们的亲身经历很有参考价值。如果他们曾在某医生那里得到有效治疗,那这个医生就值得考虑。此外,也可以咨询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如护士、药房人员 ,但要注意保持礼貌,毕竟他们工作繁忙。
二、挂号技巧
1. 关注放号时间:
每个医院放号时间不同,有的是早上7点、8点,有的是下午。提前了解医院放号时间,并设置闹钟提醒,在放号前几分钟就做好准备,比如登录挂号平台,填好个人信息,这样能增加抢到号的机会。
2. 选择合适的挂号渠道:
挂号渠道多样,有医院官网、公众号、APP、电话预约、现场挂号等。年轻人可选择线上渠道,方便快捷;老年人若不熟悉线上操作,电话预约或现场挂号更合适。另外,部分医院还开通了社区转诊通道,通过社区医生转诊,可能更容易挂上专家号,且能享受一些便利。
3. 尝试捡漏:
已预约的患者有时会因各种原因取消预约,这时号源会重新放回系统,这就是捡漏的机会。一般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左右,勤刷新挂号平台,可能会捡到别人退掉的号。
三、如何挑选医生
1. 避开“风险型”医生:
此次事件中,一些年轻但职称高、科研成果多而临床经验可能不足的医生被大家警惕。确实,这类医生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在科研上,临床实践相对较少。还有那些担任较多行政职务的医生,由于精力分散在管理工作中,临床经验也可能有所欠缺,大家选择时要谨慎考虑。
2. 选择“潜力股”医生:
可优先考虑40 – 50岁左右的副主任医师。这个年龄段的医生,通常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处于医术的黄金时期;还有一些30多岁、40岁左右还只是主治医师,但口碑好、看病时能精准指出问题、不乱开药和开检查单的医生,他们往往是扎根临床的实干派,也值得信赖。
3. 看重医生沟通能力:
好的医生会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清楚了解自己的状况。在初诊时,注意观察医生与自己的交流方式,若医生表现得很不耐烦,不愿多解释,那后续治疗过程中可能也会让患者感到困惑和不安。
医生体验AI问诊:意见中肯,适合轻症或健康咨询,但缺少临床交流和人文关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诊疗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37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37.7%。
报告提到,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发展普及。目前,全国互联网医院达3340所,每年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量超1亿诊疗人次。
除了医生借助网络平台提供的诊疗服务外,AI问诊也成为一些人出现身体不适时的选择。AI机器人通过模拟临床医生问诊思维,与用户进行交互,采集、评估病情,并给出健康管理建议。
一位女性咨询AI医疗健康问题。图/VCG
对于工作忙碌的职场人来说,AI问诊能以更低成本、在更短时间内,帮助缓解健康问题。“与线下就诊相比,AI问诊方便快捷,能为轻症患者或健康咨询者提供初步建议,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4月28日,九派新闻医疗科普节目《见医面》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首义院区急诊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李文表示。
他称,自己也体验过AI问诊。“把关键词罗列清楚后,我发现它给的意见还是比较中肯的,可以作为初步参考。它的意见是基于教科书的,告诉你要考虑哪些疾病,适合看哪个专科。但对于急症患者,就不适合AI问诊,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李文指出,所谓“临床大夫”,就是要到床边去看、去听患者,要望闻问切。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要和患者交流互动。如果少了这些环节,单纯进行文字交流,最终结果会有所偏颇。
对此,武汉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郭伟也表示,中医看病要望闻问切,西医上是问诊和体格检查。医生要了解患者从起病到病情发展的经过,结合患者的不适,做具体的检查。
“一种疾病其实会有多种表现,一种表现也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疾病,这就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疗机构、专业的医生来判断。”郭伟称。
李文也认可这一点,以最常见的腹痛为例,“有可能为阑尾炎,也有可能为宫外孕”。他表示,在医生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患者有没有说实话,或者表述不清,都需要医生通过查体来鉴别。“再有,AI毕竟还是机器人,在问诊过程中会缺乏一些人文关怀。”
九派新闻记者 胡冰月 李恺
编辑 王佳箐 任卓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鼻塞流涕、打喷嚏……这个“过敏中心”可提供咨询帮助
花粉过敏能自愈吗?要及时治疗还是扛一扛?哪类人群更容易出现花粉过敏症状?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但花粉过敏却让许多过敏患者头疼不已。据叮当快药最新数据显示,近日北京地区过敏药品搜索量环比增长83.35%,相关药品销量环比增长80.27%。在过敏防护方面,呈现出三大消费特征。首先是夜间应急需求突出,氯雷他定成为夜间下单量较高的过敏药品。其次,中年群体成为防护主力,31-40岁用户占比53.17%,超其他年龄段总和,鼻过敏用药单量是眼过敏用药单量的1.8倍。此外,女性更受过敏困扰,女性消费者占比59.60%。
为帮助广大市民应对过敏季,一些连锁药店在显著位置特设了抗过敏药品专柜,如北京地区覆盖较广的叮当智慧药房,联合科赴中国设置了“过敏中心”,将雷诺考特、息斯敏、立复汀等常用过敏类药物集中陈列,方便市民购买,同时由专业药师提供咨询,帮助大家选择更合适的药品。
“有花粉过敏史的人群,建议在‘过敏季’来临时做好物理防御,比如佩戴口罩及护目镜,”叮当智慧药房的李燕红药师介绍,“过敏人群宜远离过敏原,科学合理地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到花粉浓度过高的环境中。”
“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节,大家还是要重视起来。有的人原先并不过敏,但不排除在花粉浓度过高等情况下转为过敏患者。市民如果出现过敏症状,要及时干预避免加重。我们推出‘过敏中心’就是希望为过敏患者提供一些便利,方便大家自主选择,”李燕红药师表示,“‘过敏中心’很方便,常用的过敏类药物,比如雷诺考特、息斯敏等原研药,都能在这里找到。另外还有立复汀等儿童可以使用的过敏药。”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线上购药也很便捷,夜间用药以及急用药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叮当快药App等平台“手机下单、网订店送”的方式购药,有专业问题可以实时向在线医生、药师进行咨询,提供24小时即时快送到家服务。
校检:孙扬 张萌
审核:陶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6464.html
用户评论
执妄
说实话,我还蛮依赖在线医生的,有时真的很懒得出去就诊,线上咨询方便省时,而且很多时候医生解答问题也能解决我的疑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我觉得这个标题有点误导性啊,明明是在宣传線上医生,却带着“是真的吗”这种质疑,是想引起什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网上医生确实很有用,特别是在深夜或者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快速得到解答简直就像救星。不过还是要记得,网络上不能代替正式的诊疗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医生在线咨询真的吗?还是个套路?我一直有点犹豫要不要尝试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以前因为工作忙经常来不及去医院看病,后来就试用了在线医生的服务,效率高而且还能详细记录聊天内容,感觉比传统的挂号问诊靠谱多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败
我觉得在线咨询这种方式挺好的,尤其适合一些不太要紧的小问题,价格还比较经济实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艺菲
我倒是听别人说很多线上医生都是伪医生的… 还是找正规医院的专家比较放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在线医生确实方便,但万一遇到复杂情况呢?建议还是优先选择线下就诊,网络咨询只是辅助性的参考意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我有点担忧,在线诊断的准确度真的能够保证吗?毕竟没有面对面检查,很多细节可能无法被抓到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拗旧人
我觉得挺靠谱的,很多专科医生都提供线上咨询服务了,而且平台对医生的资质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我曾经尝试过在线医生咨询,结果医生诊断跟我很不痛快,问答中还有些漏洞,感觉非常不专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不爱了
对于一些急症来说,在线医生确实不能代替线下诊疗,因为他们无法进行必要的体检和检查。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我认为在线医生可以作为一种便捷的医治方式,尤其是在农村或者交通不便的地方,能够方便人们获得基本的医疗咨询服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还是老老实实去医院挂号吧,网上这种信息不靠谱,万一弄错了怎么办?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朽暖栀
我觉得标题有点耸人听风,在线医生只是提供一种额外的咨询渠道,本身并没有错。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才是关键。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个人觉得在线医生对于一些常见病症的指导还是挺有用的,但对于疑难杂症やはり还是要去实体医院就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栀蓝
如果能保证医生资质和服务质量,在线医生其实也挺不错的。现在很多平台都提供了详细的医生信息和擅长领域,可以先参考下再决定是否咨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只盼一人
我对在线医生还有点半信半疑,不知道它的安全性怎么样?会不会有隐私泄露的问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Hello爱情风
在线医生确实挺方便的,尤其是在我住的地方没有大型医院的时候,还能及时得到一些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