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忍不住想朝孩子发火时,试试心理学这个方法,可太管用了

那天带布妞去商场,我急着找卫生间,她却在后面拽我的衣角,反复喊“妈妈,我要吃冰淇淋!”。我回头吼了一句“没看见我在忙吗?”,她吓得站在原地,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当你忍不住想朝孩子发火时,试试心理学这个方法,可太管用了 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许多母亲有这种经历:当孩子不做作业时,你对他大喊:“你为什么这么懒惰!”;当孩子玩手机时,您会责骂他:“如果您再次玩,您将粉碎手机!”;当孩子无法跟上您时,您会敦促他:“您能快吗!”大喊大叫后,我感到内gui。我显然想成为一个“好母亲”,但是我的情绪就像是一匹野马,打破了ins绳。我应该如何打破这种情况?

实际上,生孩子生气的本质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您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您可以使用科学方法在愤怒时“暂停”时,您可以从“情感的奴隶”转变为“情感大师”。请记住:首先处理情绪,然后处理问题——您对孩子的态度隐藏了他的未来个性。

当你忍不住想朝孩子发火时,试试心理学这个方法,可太管用了

步骤1:使用“ 4-7-8呼吸方法”来“制动”您的情绪

当您感觉到喉咙紧绷并且胸部闷(表明愤怒即将爆发出来),立即停止,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吸入4秒钟(例如闻到花朵),屏住呼吸7秒(让气体填充肺部),然后慢慢与嘴一起慢慢旋转8秒(例如,吹8秒),重复3次,重复3次。该方法是一种心理“情感急救方法”,可以快速减少交感神经的活动,减慢心跳,降低血压,慢慢恢复理性。

当你忍不住想朝孩子发火时,试试心理学这个方法,可太管用了

步骤2:问自己:“我为什么生气?”并找出情感的“根”

呼吸稳定后,请不要急于责骂孩子。首先问自己:“你在我的愤怒背后真的感觉到什么?”例如,如果您的孩子在做作业时正在拖延,那是因为您对“担心他的成绩很差并且将来将无法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如果孩子出门缓慢,他是否“害怕迟到会影响下一个安排”?当您发现这些“隐藏的情绪”时,您会发现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针对您”,而是您的“期望”不满意。目前,您将不再对孩子发泄愤怒。

当你忍不住想朝孩子发火时,试试心理学这个方法,可太管用了

步骤3:使用“感觉+请求”而不是“指控”

平静下来后,不要说“你为什么这么慢!” “你为什么这么顽皮!”,但以“觉得+请求”的形式表达它。例如,如果孩子在地板上扔玩具,您可以说:“妈妈在地板上看到很多玩具。我有点累了,不想清理。你能帮我捡起吗?”例如,如果孩子正在拖动他的作业,您可以说:“妈妈看到您半个小时没有完成数学问题,我有点焦虑,担心今晚会睡得太晚。您能告诉我遇到的困难吗?”表达感受使您的孩子了解您的心情,并明确要求让您的孩子知道该怎么做比指责他们更有效。

用户评论


杰克

我感觉很多时候都是被孩子气得想发火了,这篇文章看了真让我受益啊!之前一直是粗暴的方式教导孩子,结果反效果。试着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真的效果好多了,孩子也更能听从我的建议。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我现在才有个3岁的小宝宝,每天都被各种小事闹得🤯 确实有时候控制不住情绪,但看到这篇文章后感觉很有道理,的确要换个方法试一试,多理解孩子,希望效果像你写的那么神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軨倾词

我觉得这种方法只适合性格温和的家长吧,我自己就是比较急性子的人,真的很难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时候忍不住想朝他们吼几句,这篇文章就让我想知道有没有更直接的方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parenting 确实不容易!我也有经历过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想发火的情景,但现在还是会试着先冷静下来,想想孩子的需求,然后用温柔语气和他们沟通。这种方法的效果真的不错,不仅让孩子的行为更加良好,还加强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我有个6岁的女儿,她有时候特别叛逆,总是顶嘴不听话,真的很让我头疼😩 我现在已经试着用这个方法,希望可以改进我们的关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负雪

你说的这个方法确实很有道理,但我觉得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可能真的很难做到如此克制的沟通方式,特别是那些没耐心又容易被孩子惹恼的家长而言!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我也是妈妈一枚,我以前一遇到孩子闹脾气就变得非常易怒 😔 后来开始阅读一些育儿书籍和文章,慢慢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用同理心和耐心去引导他们。现在我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我们更加和谐愉快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这篇文章让人醍醐灌顶!我感觉很多时候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思想的延伸,却忽略了孩子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 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理解和陪伴来引导他们。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这个方法或许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孩子确实做了错事或者需要纠正行为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解释和引导。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如此冷静和理智的沟通,特别是面对经常性的小事的时候。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我有个两个可爱的女儿,虽然有时候也会被他们的调皮逗得生气了,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一起开心地玩耍,互相陪伴和理解,我觉得这就是亲情的甜蜜所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我觉得这个“方法”其实就是一种对父母的提醒和建议。我们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爱,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责备或惩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眉黛如画

我虽然没有孩子,但是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它教会了我一些关于沟通和相处的方法,我相信这些技巧可以应用于人际交往的各个领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parenting 太不容易了!看到这种鼓励父母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方法,我深感感动,希望所有家长都能学习到这个方法,让孩子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我觉得有些时候孩子行为上的问题可能是源于他们自身的心理需求或压力。应该更重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我想说的是,理解孩子是关键一步,但父母也要坚定的界限和规则,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该用户已上天

我以前也常常冲动地发火对待孩子,导致我们之间的关系出现隔阂。现在我也学习着这个方法,用更理性平和的方式与他们相处,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值得付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我觉得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最佳育儿模式,并始终坚持下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创文章,作者:匿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23493.html

(0)
匿名匿名
上一篇 2025年8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