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敏感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吗?

“你太敏感了”、“别想那么多”……内向敏感的人总被贴上“脆弱”“想太多”的标签。但性格特质真的会直接导致抑郁症吗?当“网抑云”成为流行梗,我们更需要科学理解:内

其实内向、敏感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吗? 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内向、敏感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吗? 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当“在线抑制云”成为一个流行的模因时,我们需要更科学地理解:内向的敏感性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远非单一句子“人格问题”所总结。

内向和敏感的人出生时患有抑郁症吗?

“从小就从来没有喜欢说话,我的父母总是说\’太无聊\’。现在我越来越糟糕了,我注定要抑郁症吗?”

实际上,内向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特征,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两者之间的核心区别是:

·性格内向:尽管他们不热衷于社交,但它们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功能并具有稳定的心情;

·抑郁症患者:长期抑郁症,兴趣丧失,伴随着失眠,自我否定甚至自杀趋势,其社会职能受到严重损害。

新的概念心理学专家Rong Xinqi教授指出,内向的灵敏度抑郁构成,但是如果仍然存在叠加的心理创伤(例如长期情绪压抑,家庭紧张,人际关系问题等),它将显着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为什么高度敏感的人更有可能陷入抑郁症的泥潭?

心理研究发现,高灵敏患者的大脑杏仁核更为活跃,并且对压力刺激的反应更为强烈。这种类型的人群经常显示:

内向、敏感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吗?

1。过度的内部归因:将他人的冷漠归咎于“我不够好”,并陷入一个自称的循环中;

2。情绪超负荷:微妙的变化会引发焦虑,例如适应新环境并过度解释他人在社交互动中的表达方式;

3.社会支持薄弱:自我关闭导致缺乏贡献渠道,以及长期积压的负面情绪。

例如,肖和(化名)怀疑由于丈夫的短暂沉默而怀疑婚姻危机,并反复检查了手机记录,最终导致了这种关系的崩溃。她的敏感性背后是她的童年被父母忽略的“废弃恐惧”。

从“个人命运”到“积极康复”

1。家庭环境:原始家庭的“土壤修复”

研究发现,抑郁症的青少年中有70与家族的创伤有关。提出了针对新概念心理学发展的“父母高级学习系列课程”:

·停止拒绝:接受孩子的敏感特征,并用“我了解您的焦虑”代替“不要自命”;

·创伤干预:通过情境模拟帮助儿童释放情绪,而不是压抑或过度保护。

内向、敏感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吗?

2。自我授权:催眠疗法的“潜意识重建”

朗·新奇教授说,尽管传统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它们很难触及情绪的根源。催眠疗法通过以下机制实现深度康复:

·心理防御的突破:在深层放松的状态下,绕过有意识的抵抗并直接纠正负面认知模式;

·创伤释放:指导患者与过去和解,例如修复童年的社会阴影被嘲笑;

·积极的提示:植入诸如“我应该被爱”和“我有能力应对挑战”之类的信念来增强心理弹性。

在我们已经接触过的情况下,长期失眠的患者通过催眠中的“器官对话方法”恢复了他的自然睡眠节奏。

心理学家荣格(Jung)说:“敏感的人内向的敏感人具有更微妙的看法和同理心:“敏感性是精神世界的触手。”真正需要警惕的不是角色本身,而是未遭受的创伤和错误的处理方式。

针对读者的行动建议:

·如果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情感困境中,那么您不妨尝试催眠疗法——。这不是一个神秘的操纵,而是唤醒内在力量的关键。

用户评论


不相忘

确实是啊,我从小就比较内向,而且很容易被周围的情绪影响。有时候一遇到压力就觉得很喘不过气来,好像自己随时会抑郁一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非昔比'

标题的问题说得对。我觉得感性也玩个关键角色,我们太在意别人眼光和感受了,更容易给自己心理负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我父母都比较内向,我自己也是这样,而且确实容易胡思乱想,陷入负面情绪循环里。这段文字好真实!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内向者的心路历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我不是很认同这种说法。我觉得性格和抑郁症之间并不是单方面的因果关系。环境、压力也很重要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我朋友是一个很敏感细腻的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难过很久,的确很容易焦虑不安。不过我劝他,不要把负面情绪放大,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感觉这文章挺专业的,里面提到的那些研究数据确实很权威!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内向者的脆弱之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我本身就是个比较内向的人,而且有时候也会感到压抑和孤独。我觉得这个标题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也不能把抑郁症完全归因于性格。还是要注重心理健康,积极面对生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原来很多人的感受跟我一样,我不孤单了!希望我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地面对压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山策

我觉得内向的人其实并不脆弱,相反,他们更有思考和深度。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与外向人不同罢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我以前总觉得内向的人比较“软弱”,看完这篇文章才明白,他们是细腻敏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多多了解和尊重不同性格的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窒息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要用外貌或者性格来评判别人。抑郁症是一个复杂的疾病,跟性格的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忘那段似水年华

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让我对内向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包容和理解内向的人群。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我身边很多内向的朋友都很优秀!他们冷静、理智,而且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其实内向的优势更多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廖

我不太认同本文的说法,我觉得抑郁症主要还是源于外界压力的影响。性格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罢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糖果控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和理解敏感细腻的人,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确实啊!内向、敏感的性格有时会让人感到特别孤独和脆弱,但也要记住自己的力量所在,积极面对一切挑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我认识到抑郁症的影响范围很广。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寻求帮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创文章,作者:匿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9056.html

(0)
匿名匿名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心理测试:你的前世是扶摇还是雅兰珠?测试你的前世今生!

    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难题。面对困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而这些行为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想更了解自己吗?一起来测试吧!你第一眼注意到的是?

    心理百科 2024年8月31日
  • 什么是情绪

    简单来讲,情绪是一种对待客观事物和自身关系的反应,它由人的认知和意识过程决定,是一种心理活动,以个人的愿望和需求为核心。 人的情绪包括快乐、悲伤、希望、失望、幸福、冷漠、愤怒、恐惧…

    心理百科 2024年6月22日
  • 如何从内向走向开放:我的心灵倾诉之路

    在一个宁静的傍晚,我坐在窗边,透过淡淡的阳光,静静地凝视着外面的世界。街上的行人匆匆而过,车水马龙似乎与我的心情格格不入。那些晦暗的思绪像潮水般汹涌而来,吞噬着我的宁静。我很想倾诉…

    心理百科 2024年9月5日
  • 来大姨妈了怎么安慰女朋友

    女生每个月的生理期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作为男朋友,给予恰当的安慰和关心至关重要。 要展现出对她身体状况的了解和关注。告诉她不能吃生冷、辛辣和油腻的食物,让她感受到你的用心。同时,为…

    心理百科 2024年8月29日
  • 想赚大钱:先静下心来,然后只做一件事,有可能三年、五年、十年

    这种感觉。。。熟悉吗?今天这个项目能赚快钱,明天那个赛道是未来趋势。信息太多,多到让人心慌。自己手里的活儿,干着干着就觉得没意思了,好像是在浪费时间。别人的故事

    心理百科 7小时前
  • 女性找熟人情人:背后的真实原因

    在当今社会,女性选择熟人作为情人的现象并不罕见。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理解。 情感需求的满足 女性在情感方面往往有着细腻而丰富的需求。熟人通常对她们的…

    心理百科 2024年10月12日
  • 爱情需要好好沟通,从现在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心理百科 2024年9月28日
  • 情绪,你「管理」过它吗?

    对于一个曾经完全被情绪控制的人来说,管理情绪是必修课,三个步骤,掌控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观。 每当我感觉自己情绪上头,就会下意识的监测到情绪的出现。 比如:亢奋,高兴,开心,…

    心理百科 2024年7月19日
  • 在六种口语中,您最常用哪一种?

    1.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2.应该,必须,必定会,一定要3.听说,据说,听人讲4.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5.但是,不过6.啊,呀,这,这个,嗯

    心理百科 2024年9月5日
  • 困难是心理健康的必须之物

    人的意志力上的毅力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磨砺,通过认识锻炼出来的。人的现实性总是沉重的,甚至有时候还是痛苦的。人的自私性在社会关系上会必然的遭遇天然的克制,因为在完全没有克…

    心理百科 2024年9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