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抑郁症有什么症状—心理抑郁症有什么症状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抑郁症有什么症状—心理抑郁症有什么症状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勒注意到这种情况,在1943年就曾经提到“存在特定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到全科、内科、外科、妇科、眼科、泌尿科或者其他科室看病,跟医生详谈自己的这种躯体症状的情况,却闭口不提他们的抑郁情绪”。躯体症状泛指让抑郁症患者感到不适或者引发担忧的躯体问题,且这种状况难以通过实验室结果解释或者缺乏器质性病变背景。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既可能局限在身体某个部位或者特定器官(如头痛、耳鸣),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如容易疲倦、体重减轻)。常见的躯体症状可能会出现在呼吸系统(如呼吸急促、胸闷)、泌尿系统(如尿频和尿急)、消化系统(如便秘、腹胀、腹泻),以及各种疼痛等。
大约2/3的抑郁症患者最先求医的原因是躯体症状。上海交通大学方贻儒团队曾考察了我国3273名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发现有64.6%的人存在失眠,38.5%的人存在体重减轻,37.6%的人存在食欲不振,31.3%的人存在循环系统不适,31.3%的人存在头痛,31.0%的人存在减退的状况。此外,这些患者中存在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状况的比例一样,都是29.6%。
睡眠紊乱往往是抑郁症患者向医生求助的第一个症状。大多数人会抱怨自己睡眠的时间变少,睡眠质量变差。此外,有少部分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睡眠时间变长的情况,尤其是在白天。
睡眠也是预测抑郁症是否会复发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子。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在工作日都不太可能有足够的睡眠,这不仅可能造成效率降低,增加情绪波动的可能性,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状。那么周末“集中”补觉,能否帮助人们应对抑郁呢?有一项近期发表的分析文章结果表明,周末适当补觉(2小时以内)确实对预防抑郁有益;但若周末补觉时间大于2小时,益处就不那么明显。
一些抑郁症患者会出现食欲降低和体重变轻这两种相互关联的躯体症状。但另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增强和体重增加的状况。笔者推测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节食的流行,节食的人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往往会诉诸食物来安抚自己的情绪。这会出现进食量变大,相应地会出现体重增加。
抑郁症患者容易疲惫、缺乏精力,常常觉得“累”。然而,这种累和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量是不匹配的。对一些抑郁严重的患者而言,完成穿衣和洗漱这类事都会出现困难。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最高的时候并不是他们症状最严重的时候——因为在症状最严重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精力完成自杀计划。恰恰是在他们开始康复的时候,自杀风险最高。
抑郁症患者的累和普通人工作一天之后的疲乏不同。疲乏通过休息可以缓解,而抑郁症患者的累难以通过休息缓解。
有意思的是,中国人比欧美国家的人,更倾向于报告躯体症状。一个原因是在我们的文化中,躯体症状被视作难以控制的“疾病”,个人对之进行“调节”或者“管理”的余地很有限,因此和谈论情绪问题或者认知问题相比,谈论躯体症状的病耻感也低得多。大多数人对于躯体症状的接受程度也比对情绪问题的接受程度高得多。想想两个请假的理由:“我今天浑身疼得厉害,想要请一天假”和“今天我心情极度低落,想要请假一天”,虽然二者都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但是换作是您,更愿意用哪句话去请假?使用哪句话请假被批准的可能性会高一些?
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往往和更差的预后联系在一起,比如更长的病程。原因可能有三方面:
第一,出现躯体症状的患者中,更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疾患,如抑郁症的不少躯体症状,在焦虑症患者中也常见。
第二,躯体症状容易诱发其他症状。如严重的疼痛很可能会限制个体的活动性,这又会阻碍个体与他人进行交往或者对环境做出有益探索,从而导致社交退缩,并难以产生愉快体验。而社交退缩和愉快体验的缺失,都是抑郁的典型症状。
第三,躯体症状很可能导致抑郁的漏诊或者误诊。一个以浑身疼痛为主诉的患者,很可能因为躯体症状到综合医院就诊,而综合医院的医生更可能往躯体疾病的方向进行诊治,从而导致误诊、漏诊或者延误治疗。这种情况早些年非常常见。
学者张艳萍等对这个问题展开过研究,其团队于2003-2004年,在北京的50家综合医院招募了2877名患者,让他们填写抑郁测评问卷,并且请精神科医生对得分最高的10%的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发现,有73名符合抑郁症诊断。然而,这73人中,仅有10例之前被诊断为抑郁症。
需要注意,当个体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指向抑郁。焦虑和躯体形式障碍中也常见躯体症状。还有时候,可能真是躯体某些部位出现了问题,不一定就是抑郁症。另外,抑郁的症状不仅会出现在抑郁症患者身上,也会出现在普通人身上,可能程度轻一些。并不是一出现抑郁的症状,就一定是抑郁症。每个人的生命中,多多少少,长长短短,都会体验到一些抑郁的症状。这大概就是生活。
(作者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系心理学博士、研究员、二级心理咨询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于抑郁的躯体症状,这些问题你需要了解
王葵
大约每五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会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症虽然高发,但却很容易被误解。一想到抑郁症,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情绪低落。在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与元九书》一文中,曾经提到过“彷徨抑郁”。此处抑郁确实对应着情绪低落这个意思。然而,除了情绪体验外,抑郁症的症状还包括认知、行为和躯体症状。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患,抑郁症确实有“躯体”表现,而且还不罕见。
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勒注意到这种情况,在1943就曾经提到“存在特定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到全科、内科、外科、妇科、眼科、泌尿科或者其他科室看病,跟医生详谈自己的这种躯体症状的情况,却闭口不提他们的抑郁情绪”。躯体症状泛指让抑郁症患者感到不适或者引发担忧的躯体问题,且这种状况难以通过实验室结果解释或者缺乏器质性病变背景。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既可能局限在身体某个部位或者特定器官(如头痛、耳鸣),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如容易疲倦、体重减轻)。常见的躯体症状可能会出现在呼吸系统(如呼吸急促、胸闷)、泌尿系统(如尿频和尿急)、消化系统(如便秘、腹胀、腹泻),以及各种疼痛等。
大约2/3的抑郁症患者最先求医的原因是躯体症状。有学者分析了我国3273名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发现有64.6%的人存在失眠,38.5%的人存在体重减轻,37.6%的人存在食欲不振,31.3%的人存在循环系统不适,31.3%的人存在头痛,31.0%的人存在减退的状况。此外,这些患者中存在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状况的比例一样,都是29.6%。
睡眠紊乱往往是抑郁症患者向医生求助的第一个症状。大多数人会抱怨自己睡眠的时间变少,睡眠质量变差。此外,有少部分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睡眠时间变长的情况,尤其是在白天。
睡眠也是预测抑郁症是否会复发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子。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在工作日都不太可能有足够的睡眠,这不仅可能造成效率降低,增加情绪波动的可能性,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状。那么周末“集中”补觉,能否帮助人们应对抑郁呢?有一项近期发表的分析文章结果表明,周末适当补觉(2小时以内)确实对预防抑郁有益;但若周末补觉时间大于2小时,益处就不那么明显。
一些抑郁症患者会出现食欲降低和体重变轻这两种相互关联的躯体症状。但另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增强和体重增加的状况。笔者推测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节食的流行,节食的人心情低落的时候,往往会诉诸食物来安抚自己的情绪。这会出现进食量变大,相应地会出现体重增加。
抑郁症患者容易疲惫、缺乏精力,常常觉得“累”。然而,这种累和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量是不匹配的。对一些抑郁严重的患者而言,完成穿衣和洗漱这类事都会出现困难。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最高的时候并不是他们症状最严重的时候——因为在症状最严重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精力完成自杀计划。恰恰是在他们开始康复的时候,自杀风险最高。
抑郁症患者的累和普通人工作一天之后的疲乏不同。疲乏通过休息可以缓解,而抑郁症患者的累难以通过休息缓解。
有研究者对抑郁症患者的各种躯体症状之间的关系感兴趣。一项针对国内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的分析表明,感觉心动过速、背痛、呼吸短促,在所有躯体症状中的中心性最高,表明这些症状和其他躯体症状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研究者还推测,这3个症状有可能是触发其他躯体症状或是使得其他躯体症状得以维持的因素。
有意思的是,中国人比欧美国家的人,更倾向于报告躯体症状。一个原因是在我们的文化中,躯体症状被视作难以控制的“疾病”,个人对之进行“调节”或者“管理”的余地很有限,因此和谈论情绪问题或者认知问题相比,谈论躯体症状的病耻感也低得多。大多数人对于躯体症状的接受程度也比对情绪问题的接受程度高得多。想想两个请假的理由:“我今天浑身疼得厉害,想要请一天假”和“今天我心情极度低落,想要请假一天”,虽然二者都可能是抑郁症的症状,但是换作是您,更愿意用哪句话去请假?使用哪句话请假被批准的可能性会高一些?
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往往和更差的预后联系在一起,比如更长的病程。原因可能有三方面。第一,出现躯体症状的患者中,更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疾患,如抑郁症的不少躯体症状,在焦虑症患者中也常见。
第二,躯体症状容易诱发其他症状。如严重的疼痛很可能会限制个体的活动性,这又会阻碍个体与他人进行交往或者对环境做出有益探索,从而导致社交退缩,并难以产生愉快体验。而社交退缩和愉快体验的缺失,都是抑郁的典型症状。
第三,躯体症状很可能导致抑郁的漏诊或者误诊。一个以浑身疼痛为主诉的患者,很可能因为躯体症状到综合医院就诊,而综合医院的医生更可能往躯体疾病的方向进行诊治,从而导致误诊、漏诊或者延误治疗。这种情况早些年非常常见。
学者张艳萍等对这个问题展开过研究,其团队于2003-2004年,在北京的50家综合医院招募了2877名患者,让他们填写抑郁测评问卷,并且请精神科医生对得分最高的10%的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发现,有73名符合抑郁症诊断。然而,这73人中,仅有10例之前被诊断为抑郁症。
需要注意,当个体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指向抑郁。焦虑和躯体形式障碍中也常见躯体症状。还有时候,可能真是某些躯体部位出现了情况,不一定就是抑郁症。另外,抑郁的症状不仅会出现在抑郁症患者中,也会出现在普通人身上,可能程度轻一些。并不是一出现抑郁的症状,就一定是抑郁症。每个人的生命中,多多少少,长长短短,都会体会到一些抑郁的症状。这大概就是生活。
(作者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博士、研究员、二级心理咨询师)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6768.html
用户评论
发呆
最近总感觉好像整个人被套上了一层灰色的滤镜,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真是难受!这篇说得很贴切,好多现象都和我本身经历一样的,尤其是对人性的怀疑和自我批评。希望我能尽快找到摆脱抑郁的办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瑾澜
我朋友就是典型的抑うつ症的表现,总是沉默寡言,甚至不想出门社交,吃饭也失去了兴趣。看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这都是抑郁的表现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情绪低落的时刻,但这并不代表就是抑郁症。关键要有自我觉察,不要把正常的情绪波动放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这种感觉真的太熟悉了!就像是被深深地陷进一个泥潭里,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爬出 来。这篇博客把我描述得可真到位,我需要好好看看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我认为抑郁症的症状很隐蔽,很多人都有可能表现出其中的一些特质却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一定要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你把情绪低落、疲倦和失眠等症状都提到了,这些真的都是我最近常有的感觉。难道我真的患上抑郁症了?好害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我觉得这篇文章描述的太偏激了,抑郁症应该更细致地分类,每个人的症状表现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我曾经以为自己只是压力大,后来发现原来是得了抑郁症。幸好及时治疗,现在感觉好多了!一定要记住,抑郁症是可以治好的,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朋友可能就在遭受着抑郁症的煎熬,我们要多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想
博主你说的没错,抑郁症的困扰真的让人感觉无助!我最近也想尝试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看看能让自己好受一点。这篇博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谢谢分享!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我觉得这篇文章虽然贴切地描述了抑郁症的一些症状,但对治疗方法的建议不够丰富。还有很多其他有效的方式可以缓解症状,比如运动、冥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我也经历过类似的情绪低落和绝望的感受,幸好找到了合适的治疗方法,现在生活已经充满了希望。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抑郁症,勇敢地寻求帮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我最近在网络上搜索很多关于抑郁症的文章,发现好多人的症状跟我很像,尤其是对未来的迷茫。这个感觉真的很难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很有针对性,把抑郁症的各种症状都描述得清清楚楚。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认识这种疾病,早日摆脱它带来的痛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我以前觉得抑郁症只是个人的情绪问题,没想到其实是一种病,需要正规治疗。这篇博文让我涨了见识,也更加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抑郁症患者除了心理上的困扰,身体也会出现很多变化,比如食欲不振、失眠等等。我们需要对这类疾病多加关注,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