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就是不总是把自己理解的意思当做他人的想法,这样可以消除自己内心的障碍。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洞悉他人的真实的想法,而且还能不唯己意。
这个标准很重要。
客观来讲,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能猜到他人的想法,然后固执的认为就是这样,他可能不是智慧的而是自以为是。
举个例子:
人性中有一个问题,容易以第一印象识人,而且会根深蒂固。
所以,很多人才会认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坦白的说,我也受第一印象影响,后来我分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你初次见一个人之前,你对对方的认知是空白的,一旦你初见对方,你会全方位的进行填补对对方未知各个方面信息和感受。由于人的大脑不喜欢抽象的事物,喜欢具体的事物,所以,哪怕这个“具体”是有问题的,大脑也会采纳且相信。
人的大脑不喜欢思考,因为这会消耗能量,会累,所以,当一个人的各方面信息被第一印象填补完成,如果再想改变第一印象的一些信息,就需要额外消耗一些能量,大脑为了降低能耗,所以不太愿意去更新认知。
也正因如此,第一印象会成为“一锤定音”式判断,会自动进入潜意识。
众所周知,进入潜意识的印象,是比较难以改变的。
但是我清楚的知道一件事,由于受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别人给我的第一印象只能代表那个时间段的表现,我清楚的知道:第一印象会造成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同时,我也会去洞察一个人言行和神态背后的动机,所以,第一印象对我来说还是有点作用的,但不绝对,我有意识的给对方留了可以改观印象的口子。
不以第一印象去评定他人是“不唯己意”的其中一点。
为了阐述“不唯己意,方可消障”的原理,我接下来以《学经》的部分章节进行说明。
圣人之书,圣人阅之,无相无字;贤人读之,谨而行之;达人观之,警而示之。好利之人言有利,好辩之人得其辩,妄念之人断其意,不善之人言其邪,心障之人言其魔。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其中的内涵:
我们学习《道德经》、《金刚经》、《圣经》等经典著作,为什么每个人的解读会不太一样?为什么一个人每次读会有不同的感悟?
其实,经历不同、角度不同、灵性不同,自然悟出来的道理也就不一样。
其实,无论是哪种,都是自己内在映射,我不觉得一个人历尽沧桑后能才读懂、得出深层次道理的人是悟性高,因为他的时间成本太高了,我们终其一生并不是去踩坑,并不是去历劫,坑太多、劫太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踏完。我欣赏、敬佩那些为了理想、为了完善自我不断突破自己的人,他们身上的韧性,他们对心性的追求让人尊敬,我更欣赏那些而立之年依然保持着纯粹、纯正心性的人,他们平静、睿智,懂得这世的美好,并且愿意去认真享受这世间的美好,他们活得通透、干净。智慧一个很重要的好处是可以趋利避害、享受人生。
而这背后是对人性中贪、执、妄的把握,比如,与自己喜欢的人,去做喜欢的事情。
这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困难。
单不说找到同频且喜欢的人多么不容易,还要彼此有意愿去做喜欢的事情,无关名利,无关对错,无关他人,这本身就需要勇于去拒绝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纯良的心性,很难把握住那颗躁动的心不被贪、执、妄所纠缠。
当然,有的人就喜欢贪执妄所带来的财、色、名、利的丰盈物质和精神享受。
这本无对错,不损害他人就可以了。
“圣人之书,圣人阅之,无相无字”,短短几个字,表达的寓意是令人动容的,我们总在学习经典、领会经典、践行经典,但是只要你去学了,就已经不是“圣人”了,所以那些学点东西就标榜自己多厉害、多伟大的人,只能说,心性还差一些。因为经典书籍里面的智慧本身就是“圣人”内化了的东西,人家只不过是自然而行罢了,且不自知。
“贤人读之,谨而行之”,贤良的人会按照书中智慧的指引去改变自己的言行,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人是在修行,他们愿意去切实的做到,这一点也非常难得,我觉得这样很高级,“高级”这个词透露着“易行”着快乐,不知你能不能感受得到。
“达人观之,警而示之”,人们听到一个非常有道理的东西,会引起共鸣,自己热血沸腾,心生向往,然后把它作为了警示标语,提醒自己要做到,但是,最终却很少真正的去做。“达人”是指通达事理的人,他们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上是明白的,但是不如“贤人”能够在生活中真正的做到。
为什么人会有不同的表现?
蝶不知有寒冬,蚊难达高空,自身所限也。世人解圣人之意,非圣人之本意,己意自显也。
每个人看待一个事物,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角度,这是自己潜意识或者内心的映射,并不代表客观事物的本真。
其实,这也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大家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清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果你认知程度低,就要多听听他人的看法,如果你认知程度比较高,那么你要独立思考,找到事物内在的逻辑和本质,这样才能比较好的看到事物的内在真相。
为什么总要强调要谨言慎行?
原因也是如此。
你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就像人们常说的那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只有说到做到的事,才是真正的悟性和认知。
人们对于一件事都有自己理解和解读。那么,就难免会产生误会和会错意的情况。而这一切情况的产生,都是源于自己的妄念。或真、或假、或正、或邪,皆源于自己的内心。
正所谓:
是故一语出,他意有会,意会易生其妄,是为常。
客观来讲,这种会错意和误会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者说,误会是大概率是事件。因此,也不要因为自己存在误解或者理解有失偏颇而对自己产生自我否定或者自怨自艾的心理。
因此,“谨言慎行”成了人们约束自我的利器。
说是利器,是因为时刻牢记这四个字真的能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好处,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我来这一世是为了自在的活着,而不是给自己设这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着活着。
就像我以前去健身房锻炼,我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无拘无束的吃喝,没错,这是我健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放开吃。
所以,你不要看我平时吃油炸食品,喝碳酸饮料你也跟着,你不知道的是,我是要为了我将要增长脂肪而流汗的。
有人会觉得,你这一纵一紧的行为,不是有病吗?
可能你觉得去健身房锻炼,特别是器械的无氧运动会很痛苦,但我不觉得,我觉得很快乐,而且我去健身房锻炼是会上瘾的,在那里我不仅收获了好的体质还明白了很多道理。
而且,我锻炼并不是为了发泄情绪,我锻炼时的情绪是快乐的。
彭于晏有一段关于健身的感受,我拿出来,大家体会一下:
所以,健身所带来的精神愉悦还包括:完成既定目标所获得的充实感。
虽然我健身是为了放开吃,但是,随着健身日子的不断累积,我慢慢的开始远离了油炸、膨化、碳酸饮品等高热量、高糖食物。
这个经历让我对“谨言慎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当你不断地累积自己“修言”的行为,慢慢地,谨言慎行会成为你的习惯、你的潜意识,你不用再时刻提醒自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要及时收住”。“修言”已经成了你内化的素养。
为什么会这样?
“修养”的最大好处就是“修心”,如果你心性越来越纯正,拥有一颗纯良真挚的心,哪里还会说出放纵的言语?
言者,心之声也;心者,情之境也,神之舍也,心有声而得发者,言自在也。
心性纯正的人心里怎么想的就可以怎么说,不用有所刻意去约束,而且说出来的话都是真话。这是心性使然。
《学经》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言无纠,则心性坦达,自得自在。故言道:言自在,非自在也,和美之基不可弃也,善德之行不可失也。此非自在,因非自在,故得诸般自在。
简单解释就是,你如若想言自在,需要两个条件:
以这两个为基础条件的言语,才是自在的。
“修言”不深的人时刻记住这两个条件,以这两条标准去审视自己的言语,这很好,也很难得。
随着修言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两条会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和潜意识,那么,你真的将做到“言自在”。
“修言”过程中的言自在,有什么特征吗?
什么意思?
你心里所想的、嘴里所说的、行为所做的要保持一致。
起心动念最容易,纵言说出来也比较容易,“行”也就是做到,这是最是难的,它是一把尺子,如果你不能做到,最好不要说出来,更不要起心动念。
所以,言语中守中的关键是“行”,用行去“损补”去平衡言语。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想克服心理障碍、完善性格缺陷,爱情并不是灵丹妙药
读者来信:女
关键词:爱无能、原生家庭、问题的归因
女 25岁, 身高165 体重51 单身,爱无能。冷爱你好,很感谢你提供这个平台给我们指点迷津,我的案例也想请你帮忙分析分析 有点难以启齿,快25岁了,还从没有过一段真正的恋爱,很多男生度过暧昧期就消失了,有三段恋爱经验都只维持了一个月,然后就不想持续下去了 也自己找了原因,可能小时候看爷爷奶奶天天吵架,爸爸经常吼妈妈,对男女关系没有正确的认知,害怕重复他们不幸福的婚姻模式;又遗传了奶奶,爸爸非常要强,暴躁的性格,所以接触时间久了性格会让男生不喜欢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我也渴望爱,家庭父母给我的爱太少,我希望爱情是灵药,能治愈我心里的伤,可又害怕爱,总觉得自己的性格,不会有男生受得了 今年总体来说是桃花运比较旺的一年,也有预感可能有一些情感上的大事要发生(星相师也说我今年红鸾星动)希望冷爱能教我一些如何克服自己心理障碍,完善性格缺陷的方法让我在遇到对的人之前,先遇到更好的自己
———————
冷爱回答:你的案例我看完了,星相不星相的我没学过,就不做评判了。我最想跟你说的是两件事:
第一,你最让男生觉得不舒服或者焦虑的点,并不是你的性格脾气,最让人害怕的是“你希望爱情是灵药,能治愈你心里的伤。”我想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来治愈你心里的伤,除非你给他钱,要不然他为什么能够治愈你心里的伤呢?你说他又没学过心理咨询,他也没做过这方面的事情,有没有这个能力先不说,假设他有,那他凭什么要来治愈你呢?你的出发点本来就有问题,负担感很重。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灵丹妙药,爱情不是灵丹妙药,亲情也不是灵丹妙药,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你得靠自己。
第二,你能不能不要把你人生的这些问题都归结在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上呢?你已经25岁了,25岁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25岁是完全可以独立,远离自己家的一个年龄阶段。确实,他们有问题,你说他们吵架、不幸福等等,这些我都赞同,我也相信这些对你有影响,但是你不能够把这些都归结为:因为他们不幸福你也不幸福,所以这些都是他们的原因。就像一个人,不能因为他穷,就怪社会啊,难道你穷你有理吗?
不要说25岁了,就是18岁你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了。你应该学会完整地做一个自己。你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学会自己来承担这些责任,你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归结于你家人。你所有的问题,只能在扭转了这些核心问题的层面上才能得到解决。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感情问题,问题只是一个表象。这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是关于爱不爱,或者是单不单身的这些情况,这只是表象,而其中的核心理念才是影响表象的。
比如说,我们都看到的核心理念是:你可能比较迷信,那你也许会相信宿命,而越是相信宿命的人就越不相信成长。只有改变了这种观念,才能去改变上面这些表面的问题;又比如说,你可能会把问题归结为其他人的责任,而不是归结在自己身上。你有这种态度的时候,你是永远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问题;再比如说,你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或者寄托在爱情上面。爱情那么脆弱,它怎么可能承受你那么多的痛苦呢?这些都是核心的问题,都是比问题表象更重要的底层次的问题。你只有改变了自己的信念,改变了这些底层次的问题,才有可能去经营一段好的关系,双方才能够有一个好的互动,伴侣才能够有一段好的感情,就是这么简单的。
(这不是广告,如果你想提问或评论,可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冷爱”,我将免费解答你的情感问题。)
如何克服社交心理障碍?这6个小妙招可以帮到你!
第一、正确地认识和接纳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和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自我认知有偏差,将会导致心理失衡。所以,应该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客观地评价自我避免出现偏差,比如对自己评介过高会令自己自负,而评价过低会使自己陷入自卑的境地,所以要正确地认识和接纳自己。
第二、鼓励自己主动与他人交往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能否得到别人的接受,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鼓励自己多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可以有沟通信息、相互鼓励,形成互动、调节情感,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等功能。积极地主动与他人交往会令自己的身心更为健康。在生活中学会处理冲突、宽容、并以诚待人,多交几位益友,对心理健康有裨益。
第三、通过挫折来历练自己的意志
适量的挫折能锻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即使遭受大挫折也能经受打击,并可适应环境。耐挫能力差的人,一旦受刺激和打击,就易受心理困扰、出现逃避和抗拒等行为。所以,如果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较薄弱,可以多接受一些挫折,这样可以令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提高,当受到打击时,能够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第四、要适当地对理智进行控制
生活不可能事事顺利,当遇到挫折时,很多人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冲动,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多思考可以令自己理智地采取一些行动,避免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令自己陷入自责的消极情绪中。
第五、将注意力转移淡化不良情绪
通过注意力的转移暂忘烦恼、淡化不良情绪,做一些自己比较喜欢做的事,比如听轻松的音乐、散步、看电影等,或是回忆自己最愉快和最成功的时刻等。
第六、适当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有些时候一些不愉快或压力不能积压在心里,要适当的进行宣泄,否则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当遇到不愉快时,可以向朋友或亲人进行倾诉,这样可以获得指点或精神上的慰藉。也可以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让自己疲惫不堪,这样可以缓解压力等。
总之,导致社交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必须要找出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进行调节和治疗,以克服社交中的障碍。
关于克服心理障碍—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6562.html
用户评论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我一直在挣扎于压力让我喘不过气,终于找到了应对方法!感谢作者分享这些宝贵经验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相忘
我觉得克服心理障碍并不容易,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行动和坚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以前总以为心理障碍就是个自己不够强的心理暗示,现在才知道它比我想象的复杂多了。希望更多人能关注这个问题,早日摆脱困扰!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每个人都会经历心理障碍,这很正常,关键是要学会应对和调整心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法,但让我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很感谢作者的分享。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伱德柔情是我的痛。
我觉得很多方法都是理论上的,具体还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有效战胜心理障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我一直在寻找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终于发现这篇博客!感觉很实用,我会试着用作者推荐的方法看看效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少情在
我有些焦虑症,一直觉得很痛苦,看了这篇文章后觉得很多方法可以尝试一下,希望能早日战胜焦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心理障碍是一种很隐蔽的伤害,它会让人感觉孤立无援,需要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希望有更多人能正视这个问题,不再将它视为羞耻话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文章写得很好,很有启发性,让我对克服心理障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会坚持学习这些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强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我觉得每个人都要重视心理健康,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总觉着很多文章都偏重理论层面,缺少一些实际操作技巧,期待作者能分享更多具体的应对方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非昔比'
心理障碍的根源是复杂的,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完全克服,专业的帮助至关重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这篇文章很有研究价值,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促进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有些方法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能不能真正有效还需要实践验证。期待看到更多成功案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天下
我想了解更多关于不同类型心理障碍的应对方法,例如恐惧症、抑郁症等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笙
文章太长了,阅读起来比较累人,建议作者将文章分成小章节,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我觉得克服心理障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调整。 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