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强迫症是什么意思

在看文章之前,我和大家来一个小互动。大家闭上眼睛,然后脑子中可以想任何的东西,但是千万不要想「白熊」,只要你脑子中想到「白熊」就告诉自己千万要忘记,过十分钟睁开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强迫症、强迫症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在看文章之前,我和大家来一个小互动。

大家闭上眼睛,然后脑子中可以想任何的东西,但是千万不要想「白熊」,只要你脑子中想到「白熊」就告诉自己千万要忘记,过十分钟睁开眼,你能忘记「白熊」吗?

这个实验我做过了无数次,结果就是我越不希望想到白熊,这个白熊越会在我脑海中出现。

记得之前看书有位作家和我是一样的。

“试着给自己定这样的任务:不要去想一头北极熊,然后你就会发现,接下来的每分每秒,你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头北极熊。”——陀思妥耶夫斯基《冬天记的夏天印象》

强迫症有多么痛苦,这个我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

强迫症会慢慢侵蚀患者的认同感,使他们的脑海长时间被不必要的想法占据,这是精神上的折磨。患者感到十分痛苦,严重的焦虑、抑郁和长时间的头痛困扰着他,甚至有时候就连出门去商店也成了一种「酷刑」。

有时候那些强迫念头简直弱暴了,一个人有时候会为了灯掉下来会不会砸死自己而丢掉生活,当你不堪忍受这些苦苦纠缠的念头,妄图一死了之之时,想到,我竟然是为了这样一件幼稚、荒唐、别扭、微不足道、难以启齿的事情去死,实在太不像话,简直是人生污点了。

强迫症患者就在这种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纠结中失去爱人、事业、甚至生命······

为何强迫症患者会纠结自己脑子中的念头而痛苦不已,难道人类那些强迫思维都是病态?

其实科学家早就对此做过各种各样的研究,他们认为侵入性思维是大脑处理不确定环境的一种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助于我们适应多变的环境。当面对未知的情况时,我们的大脑中就会进行「头脑风暴」,产生许多想法,有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好主意,有的是行不通的坏主意,有的想法则可能荒诞不经甚至诡异可怖。

但是要知道很多人就会对此而产生抗拒,本来只是一瞬间的“头脑风暴”而已,结果却因为强迫症患者苦苦想消除那些念头搞的念头像杂草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

就像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那个「白熊实验」,一旦你想要消除头脑中某个特定思维,这个思维只会无穷无尽占用你的大脑。

Wegner等人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讽刺进程理论”(Ironic Process Theory):你越是想压抑某个念头,它越是可能冒出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曾说:

Unexpressed emotions will never die. They are buried alive and will come forth later in uglier ways.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这就是强迫症产生的一个先决条件,越不想有念头,念头越出现,念头越出现,你越想排斥,这就陷入无穷无尽的死循环中。

那么我们知道了强迫症就是因为你抗拒和压抑太久了,你需要放弃对它们的压抑。

可是这个时候很多人又会说,我就是不想和其他人不一样,我就是不允许我有这些想法,可是临床大量结果告诉你,有些人抗拒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从来都没有战胜过那些念头。

说到底不是你不努力压抑他们,而是你努力的方向错了。

最好的办法就像森田疗法所说,顺其自然,这个时候你还是会有念头,但是不管了,随它去,我该干嘛干嘛,久而久之念头自然就消失了。

强迫症、强迫症是什么意思

大量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不过做到的确需要付出巨大痛苦,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一个人很难建议韩式寻找一个专业人士帮助。

在很久之前,弗洛伊德就提出过,当人们有一些不愿回想的创伤经历与情绪时,试着倾诉和表达出来,能够减少长期的情绪困扰。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后来的一些临床研究也指出,无论是创伤经历、成瘾、焦虑、抑郁、过度担心,还是恐惧症和强迫症,当人们有一些不想要的想法和情绪时,不去压抑而是专注去想,反而会有助于减轻症状。

但同时,Wegner等研究者也提到,这个过程或许会十分痛苦。尝试时最好选择安全的环境,例如咨询关系中,或是在信任的人的陪同下。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

网络常说的“强迫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上官云)“这下我的强迫症被治好了”……如今,类似的话题在网络上并不少见。还有人说,看到提示“99+”未读信息,总有点开的冲动,调侃自己“是不是得了强迫症”。

浙江省台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包祖晓认为,这种调侃之所以在网络上流行,主要是因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在生物学界是普遍存在的,会随着文化及历史变迁而变化。

而且,人们有时候认为它们是有价值的、有用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多产的作家和“一根筋”的音乐家等等,其自身都具有一定的“强迫症”的倾向。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或许,它并非一无是处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似乎不时会遇到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他们往往将大量的精力投注到那些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努力使之趋近完美。

例如,看到桌子上的物品排列得不整齐,他们可能会感到心里不舒服,于是产生把它们摆好的冲动念头和行动。周围的人则会开玩笑,说这些人有点“强迫症”。

这类调侃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包祖晓介绍,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强迫症或许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可能在人类生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例如,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清洗、清洁、检查等在过去都可能是生活的策略,是早期人类或是更古老时期的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自我保护习惯。

再如,梳洗行为可以巩固群体内部的联系,防止疾病;对后代、配偶、领地和储备加以检查则能保障安全。

简单的说,“为了心理的宁静”是这种调侃发生的背后动因。

医学范畴的“强迫症”是怎样的?

跟社交媒体所说的调侃式的“强迫症”不同,精神医学范畴中的“强迫症”,是指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强迫症、强迫症是什么意思

包祖晓简单概括了它的特点,即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此外,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又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它的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怕脏和怕被污染强迫、责任和检查强迫、完美强迫、顾虑强迫、过度关注强迫、囤积强迫等等。

从行为主义角度说,强迫症是一种对特定情境的习惯性反应。强迫行为和强迫性仪式动作被认为是减轻焦虑的手段,但仅能暂时减轻焦虑,从而导致仪式行为的重复发生。

依照精神分析理论的提示,强迫症的形成与成长过程中的不良教养方式有关,正所谓“习惯的锁链一直难以察觉,直到它变得难以打破”。

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顽固的“强迫症”会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包祖晓说,医学上所说的强迫症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如果有人把强迫比作“心魔”,或许并不是夸大其辞。

这是因为强迫症患者在深受侵入性思维折磨的同时,还由于害怕自己身上被贴上种种负面标签而选择守口如瓶,独自咀嚼着无边的苦涩。

也就是说,他们很容易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恶性循环的沼泽,始终难以走出焦虑、恐惧、挫败的境地。

《平息战斗:心理医生教你摆脱强迫的折磨》。受访者供图

包祖晓曾经遇到过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一位强迫症患者,自知种种重复行为没必要,但控制不了。家人的责骂让他更家烦躁,学习成绩下降,经常头晕、心慌。近日脾气越来越暴躁,无故踢家中东西、扔物品,大声吼叫”。

如果发现孩子有“强迫症”倾向,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带孩子去就医。要知道,强迫思维不能用讲道理和意志力去对抗。父母平时要避免说类似“叫你别多想,你还要想”等等,往往会适得其反。

“强迫症就像一种虚假的火警。当强迫症患者有一种强迫行为或可怕的想法时,就像有人在他脑袋里拉了一下警报器。然而,周围并没有危险的东西。”包祖晓认为,父母应该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协助孩子进行对强迫行为的矫正。

职场也有“强迫症”?

“强迫症”仅仅存在于家庭生活中吗?其实也不是。

包祖晓介绍,职场上的“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对关系方面的过度关注。例如,对任何与关系有关的事物进行心理回顾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过度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当两个人交往谈话时,担心自己是否说错话了,事后会反复回忆说过的每一句话。

对此,采取唱歌等娱乐活动来宣泄情绪不是良好的处理方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长远看,反而可能会加重症状。

《平息战斗:心理医生教你摆脱强迫的折磨》一书中提出,接纳、停顿和专注、旁观和标示等正念技术适合强迫症患者的自我疗愈。

“简单的正念操作方法,第一步是接纳,正常看待当下出现的所有感受和现象;第二步是重新聚集,主动地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专注对象上。”包祖晓称,第三步则是持续地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照身体行为和心理感受,但不要过度用力。(完)

用户评论


*巴黎铁塔

真的,强迫症很折磨人啊!每天都会被各种奇怪的想法困扰,做一些反复的行为,感觉自己完全失去了控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風景綫つ

小时候以为强迫症就是喜欢整洁干净,后来才发现其实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强迫症症状,比如计数、重复的话语等等。看完这篇博文让我对强迫症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算了吧

强迫症听起来很吓人,但我觉得很多人都会有强迫症的一些症状,只是没有达到诊断标准 thôi?我经常会担心忘了关灯这种事情,然后反复回来检查好几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这个解释真的太简洁明了了!以前对强迫症的了解都很有限,以为只要意志力坚定就能克服,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学习一下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帮助自己或身边有需要的患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作者写得很清楚易懂,入门级了解强迫症就够了,要是想更深入理解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估计还得去查资料才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我有个朋友患有强迫症,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很奇怪的行为,让人很难理解。这篇博文让我明白强迫症的本质是精神类疾病,需要专业的治疗才能恢复正常。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强迫症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秃的难题,除了努力控制自己外,还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都是有效的方法,希望更多人能够摆脱强迫症的困扰!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片面化呀!强迫症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有部分人群才会有这种问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我的一个亲戚就是强迫症患者,他每天都要数很多次东西,不然会非常焦虑不安。看来我应该多了解一些强迫症的知识,以便更好地陪伴他渡过难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这篇博文让我意识到强迫症不是一件可以轻视的事情,它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虽然对强迫症有所认识了,但是还是要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判断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困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殃樾晨

感觉强迫症的症状很多样化,有些看起来像性格缺陷,其实都是疾病的表现形式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街浪途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强迫症的文章,特别是那些分享患者自身经历的内容,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疾病。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我以前一直认为这种强迫症状都是无所谓的,现在看来可能还是要重视一下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看完以后感觉自己对理解强迫症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浅显,需要多学习多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6462.html

(0)
chanongchanong
上一篇 2025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