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实在太难受了。”昨天一早,许先生来到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张媛的门诊就诊。近期,他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日益加重,不仅因鼻塞、呼吸不畅而难以入眠,眼睛也出现了红肿、充血等过敏性结膜炎症状。
张媛仔细询问了许先生的病史,并查看了他的病历。原来,患者早就做了过敏原检测,确诊过柏科花粉过敏。“春季的主要致敏花粉就包括柏科植物,您没提前用药预防吗?”面对医生的疑问,许先生解释:预防用药包括激素类鼻喷药物,他担心使用激素会影响健康,所以对预防和治疗有些抵触,“前几年挺一挺就过去了,今年犯病后实在太难受才来看病。”
“不要谈激素就色变。”张媛解释说,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一般只发生于长期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目前,鼻用糖皮质激素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而鼻喷激素作为一种外用药,只作用于鼻腔局部,剂量以微克计算,通过鼻黏膜吸收进入全身的剂量更是微乎其微。“鼻喷激素安全性高,可遵医嘱放心用药。而不及时预防、规范治疗花粉过敏,症状只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引发哮喘等。”
张媛介绍,北京地区春季通常有两个花粉高峰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主要致敏花粉包括柏树、榆树花粉等。“过敏患者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浓度监测信息,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做好防护、积极治疗,每天清洗鼻腔可有效缓解症状。”(记者 孙乐琪)
年轻人谈相亲“色变”?上海这个“圈”的交友会却一票难求
七夕将至,在这个对单身族似乎不那么“友好”的季节里,这群年轻人却有自己的“过法”——周末起了个大早,打扮得清清爽爽参加交友会去!今天上午,环同济生态圈的150名青年男女在“爱在环同济”联谊活动中体验了一场别样的交友会。
现在很多年轻人听到相亲、联谊都会“敬而远之”,然而环同济生态圈的交友活动贴出来当天,报名系统就“爆”了。
“一天内收到200多人报名,小哥哥、小姐姐们大多来自环同济区域内的高校、医院、机关、金融机构和设计企业。”主办方告诉记者,最终参加活动的150个名额是在300多人中经过筛选出来的,优先倾向于首次参加联谊活动的年轻人,年龄最小的生于1996年。
环同济生态圈内集聚了3000多家设计企业,包含高新技术企业392家,其中有40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长为市、区两级科技小巨人。目前约有3万余名从业人员每天在这里创业和工作,不少是就职或就读于同济大学的师生,其中单身青年比例很高。
黄圣洁小姐姐是同济大学的一名辅导员,今年27岁的她第一次参加交友活动。“我平时的工作接触的大多数是学生,交友面比较窄,来这里就是想多认识一些人。”在刚开始的首次接触环节里,12人一桌,每6分钟换一次,让大家在最快的时间内和所有人得到交流的机会。“太快了。”小姐姐不好意思地说,“现在就是初步了解,还没到加微信的地步呢。”
“我妈肯定不相信我会自己报名参加交友会。”小陈是市政工程院的一名设计师,戴着黑框眼镜,说话腼腆,标准的“理工男”。平时拒绝了父母安排的一切相亲活动的他,今天在互动环节里加到了一位女嘉宾的微信。“当时还没来得及说上话时间就到了,于是我们就互换了微信。今天唯一有微信的就是没有说上话的,缘分就是这么妙。”
交友会的重头戏是以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为背景的沉浸式谍战“剧本杀”游戏。每位嘉宾在到达会场以后都会抽取自己的游戏身份,潜伏者,间谍或平民,并获得自己的接头暗号,游戏中还要发挥自己的演技去隐藏身份,迷惑对手,最终完成传递情报任务。通过角色扮演,年轻人体验了情报人员与敌特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也让他们在互动中彼此增进了解。
短暂的一上午活动结束了,但友谊的种子并未就此终结。不少年轻人填写了联系卡,会后还可以私信工作人员心动嘉宾的编号,由工作人员帮忙约。
本次活动由杨浦区文明办、杨浦区总工会、共青团杨浦区委、杨浦区妇联、同济大学团委、新华医院妇委会、四平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等多部门、跨单位联合主办。
谈 色变【谈 色变的意思解释】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6339.html
用户评论
一个人的荒凉
终于懂了“谈色变”的意思!以前总觉得这个词很玄妙的,看很多书里也提到过,但没有真正明白它的含义,这篇博文解说的很清楚,简单明了的语言把这个词的意思解释得通透了。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情况下,“谈色变” 确实是一种情绪上的反映,无论是恐惧还是渴望都可能引发这种反应。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我个人觉得“谈色变” 这个说法有点过于主观了,颜色本身并不会有太大的力量去改变人的情绪,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背景环境和个人的经历。比如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代表喜庆,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看到红色都会感到高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的我
哈哈,我遇到过好多朋友说“谈色变”,他们特别怕某个颜色,还有一些人明明喜欢某一种颜色的衣服,但一听说那个颜色跟某个负面事件相关就避之不及了!真是有趣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文章说得很有道理。 “谈色变” 其实是种潜意识的反应,就像本能地远离危险一样,我们对某些顏色产生恐惧的原因往往和我们的童年经历、文化认知等都有关系,有时候甚至是无法解释的直觉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谈色变”的心理机制了,原来颜色真的能够左右人的情绪!以后要多留意一下身边的人和事的颜色搭配,说不定能从中获得一些有趣的发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太理想化了,现实生活中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很多,颜色只是其中之一。每个人对颜色的喜好也会因为性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而有很大的差异,简单地把“谈色变"归结为一种本能反应不太准确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妄
对于“谈色变”这个说法,我持开放的态度。虽然它可能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我认为每个人对颜色的感知都有自己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骨相思
这篇文章把我带回了童年的记忆。小时候我喜欢绿色,但后来因为一场意外事件和一个特定的绿色物品有关联之后,我就变得特别怕绿色了……难道这就是“谈色变”的真实表现吗?太神奇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我从来没想过颜色也可以影响情绪,这篇文章让我开拓了眼界! 我会注意一下身边的人对不同颜色的反应,看看有没有“谈色变”现象发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消云散
我觉得这个词有点过度渲染了色彩的影响力,人的情绪波动是很复杂的多元化的,简单的归纳到"谈色变"可能过于片面化!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我一直认为颜色是艺术和设计的灵魂,它能够引发人们的情绪共鸣。就像文章中所提到的,不同颜色的运用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表达不同的情感,这也体现了“谈色变” 的魅力所在!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先森,教魔方
我以前以为“谈色变” 是一种偏激的反应,但现在看来它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本能的感觉。我们对色彩的感知可能与童年记忆、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这些影响因素会导致我们对某些颜色产生特定的情感联结,就像是一件衣服的颜色会让人想起一件过去的事一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我不同意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我觉得“谈色变” 不是一种本能反应,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比如一个人从小就接触了很多暴力场景,那么他可能会对红色产生恐惧的情绪联结,但这并不是一种生物本能,而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学习结果。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抵千言
“谈色变" 这个词听起来很有趣,它让我开始思考颜色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关系。 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觉上的感受,更是一种心理和文化现象,需要多方面的理解才能真正弄清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野情趣
我觉得“谈色变”这个说法有点夸张,每个人对颜色的接受程度不同,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很多,不能仅仅局限于颜色本身!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这篇文章让我对“谈色变”有了更深的认识。原来色彩真的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希望以后能够更加关注色彩的运用,用色彩来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觉得每个人对颜色的感受都很独特, 就像音乐的感觉一样,有些人可能喜欢欢快的调性,而有些人则更倾向于沉稳的旋律。 “谈色变” 也反映了这种个性化和主观性的差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