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无意识、潜意识、意识这三个概念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类似的一个概念,所以我们来谈一谈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对于它们的不同之处,我们在这里先不做详细的区分,我们先来谈一谈潜意识到底是什么。
潜意识被发明后一直被学院派心理学所诟病,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无法去证明人的大脑真的有潜意识这回事。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些学院派的心理学家发现了似乎可以作为证明潜意识存在的一个佐证。那个佐证被学院派心理学家叫作阈下记忆,也被人研究为阈下知觉。凡是和阈下有关的词都代表着学院派心理学对潜意识的研究和验证,这类研究和实验非常多。比如,有些研究发现人们在不知道的时候,大脑也会进行记忆;人们在不了解的时候,大脑也会出现类似知觉的某些东西,这些就叫作阈下记忆、阈下知觉。所以阈下知觉、阈下记忆可以被认为是证明潜意识存在的实验心理学证据。
尽管如此,在学院派心理学家看来,即便你说出一些关于无意识、潜意识的话来解释和论证一些事情,也仍然会被看作不靠谱、不够科学、不够专业的体现。我们上学的时候,在学校里和导师说话都很少,或者尽量回避使用潜意识这个概念。如果你在论文答辩的时候使用潜意识这个概念,更容易受到很多专家对你的责难。在全世界学院派心理学的学习课堂上,潜意识这个概念仍然不被完全接受和认可。
学院派心理学家后来还做过一些研究。例如,他们在屏幕上用很短的时间,比如零点几秒,闪过很多数字、文字、符号这样的东西给你看。接下来对你进行一个测试,看看你能记住多少,有多少图形符号你觉得是之前见过的。经过反复的测试,人们发现,即使在零点几秒的情况下都可以记住60%一闪而过的信息。事实上,这些知觉我们是不可能真正感知到,或者记忆到的,于是就有了阈下知觉或者阈下记忆这样类似的概念。这也说明人们的确是在无意识之中、不知不觉之中、下意识之中记住或者知觉到了一些东西。
我们在生活中还会发现,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阈下知觉,或叫作无意识的现象。比如,当我在墙上写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而你用心或者好奇地去看一些什么的时候,这些信息就容易进入无意识。还有些时候,当我们播放一个连续的镜头,如果在其中穿插某个和连续镜头不相干的画面,这个画面也会被人无意识地深深地铭记。这些都是潜意识存在的例子。
潜意识似乎还有着神奇的力量。比如,人们发现似乎无意识的记忆容量比记忆中的容量大得多,所以有些人就尝试在催眠状态下记住更多的东西。过去我们在上大学、读研期间,有时会采用这种无意识记忆。比如我们戴着耳机听随身听播放英语,一边玩、一边产生一些无意识记忆,似乎有点效果,但是这样做对于应付考试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潜意识的特点,弗洛伊德、荣格分别用了不同的词汇去形容。总结下来,可以认为潜意识的思维模式就等于原始思维,等于非逻辑思维,等于混沌的思维,也等于儿童的思维。所以,当我们以后听到类似的思维方式时,就会知道它们都是潜意识思维的特点。
在潜意识里,还有一个更加神奇的现象,就是潜意识的驱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xiaoxia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