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01作家李笑来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现如今,居然还有一部分人坚信:地球不是球体的,而是平面的。他们甚至专门成立了相关的地平协会。想说服这群人,难

01

作家李笑来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如今,仍有一些人坚信地球不是球形的,而是平的。

他们甚至成立了相关的地平说协会。

要说服这群人,就像登天一样困难。

你手里拿着地球仪,对他说:“你看,地球是圆的,对吗?”

对方会不屑一顾:“你连这种假事都做得到。”

即使你找到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你也希望让他们相信:“看,看,地球是圆的。”

可对方却盯着照片,指着照片反驳道:“你看,不就是平的吗?”

和这种人在一起,无疑是自讨苦吃。

爱默生说: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太固执。

你有没有发现,你身边总有一些人,总是给你一种无意义的无力感?

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向他解释得口干舌燥,但他坚持认为你错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面前有一个火坑,但他根本不听别人的劝阻,执意要跳进火坑里。

这种人习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听不到别人的声音,只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

你越是尝试与他讲道理、运用逻辑,你就越感到疲惫。

一旦你接近了他们,你迟早会陷入痛苦、委屈等负面情绪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你知道,你无法与接受死亡的人竞争。

如果你和固执的人竞争,你总是会失败。

02

网上有一个话题:如何与有固定认知的人打交道?

一位赞同的回复:不要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尽可能远离。

李尚龙曾说过:生活中顺利避免雷击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消耗你生命的人。

作家程佳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有一年在家乡过年,他和亲戚聊天。

对方认为读书是基因决定的。如果他不能读书,他的儿子也不能。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但程佳表示,阅读和学习并不是由基因决定的。很多方法可以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程嘉的话还没说完,大哥就打断了他,反驳道:

“你看看《最强大脑》那些人,不管看什么,都会记在脑子里,像我们这样的人,看了几天电视剧,就忘了自己做了什么,学习有什么用。” ”

于是程嘉立即闭嘴,不再与他争辩。

他很清楚,三十年、四十年,他都无法改变哥哥的见识。

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无论你说多少遍,说得多么正确,你都只是在给别人弹钢琴。

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他们自己的声音。

如果你花时间和他们争论,你不会变得越来越好,你只会陷入泥潭。

对付固执的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转身离开。

2006年,德国汉学家库斌接受德国之声采访。

采访中,他现场评价“中国作家互相看不起,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听后,立即据理力争。

他列举了近年来中国文学的种种成就,试图说服对方。

库斌依然固执。他认为,大多数中国作家不懂外语,导致语言和文学作品极差,达不到世界标准。

正当陈晓明准备和顾斌较量时,北大系主任陈平原拉住了他:

“顾斌的文学品味和评价标准都是西方的,不管你怎么说,他仍然只相信自己的方式?”

陈晓明平静下来,不再和顾斌说话。

你看,认知固执的人相信一切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他们本能地拒绝其他选择。

当认知水平不在一个水平上时,改变认知水平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无知。

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认知低下的人,也很难改变一个认知固定的人。

保护自己能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离开那些接受死亡的人。

不要和他们浪费时间,静静地走开就可以了。

03

约翰·拉塞特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他原本是迪士尼的动画设计师,凭借娴熟的绘画技巧,画出了很多作品。

这时,智能绘图技术开始出现,比手工绘图效率高得多。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他向老板建议尝试用电脑来做电脑动画。

结果,我得到了老板开除我的答复。

对方固执地认为大家都是手工画的,他想用机器画就是不合理的。

约翰原本想和公司吵架,但一想到老板的固执,他也就不再理会了。

他专心利用电脑创作漫画。这部动画后来火了《玩具总动员》。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认知水平。

认知有限的人目光短浅,无法走出自己的领地。

与其试图说服对方,不如用有限的时间来提升自己,才更有意义。

作家胡适初任北京大学教授时,对文坛进行了一场改革,主张以白话代替文言。

然而国学大师黄侃却固守传统,反对白话文。

他曾对胡适说:“如果你真诚地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叫你‘胡适’,你应该把你的名字改成‘胡去哪儿’”。

在课堂上讨论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优缺点时,黄侃甚至举了一个例子:

胡适家乡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家人发来电报通知胡适本人,如果用文言文写的话,只需要四个字:“我的妻子丧了,很快就会回来。”

但如果用白话,就得写“你老婆死了,快点回来”,足足11个字,而且电报费比文文贵一倍。 ”

胡适听后笑了笑,没有说话,自始至终没有争辩一句话。

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白话文运动中,提倡“活文学”。

后来他的作品《白话文学史》一问世就受到了文坛的高度评价。

作家李小乙曾说过:

“很多人的认知水平太低了,不值得我们生气,所以对方水平越差,我就会越有礼貌,我会想办法让自己安心。”

余生很贵,只需要走自己的路,默默修行即可。

当你不再让不必要的人和事偷走你的时间时,你才能真正成为完整的自己,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作家周乐提出了“底层影响因素”的概念。

当你面对思维水平比你低的人时,即使你尽力去说话,对方也毫无头绪。

相反,你很容易受到对方的影响,主动降低自己的水平,融入对方的圈子。

久而久之,你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低层认知中循环。

用户评论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心亡则人忘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他们太可怕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抚笙

这句话太绝对了吧,接受死亡的人也分很多种,不能一概而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惯例

接受死亡的人,可能只是活得更明白,更通透罢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不忘初心

有点吓人,感觉他们身上有某种神秘力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优雅的叶子

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没什么可怕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别在我面前犯贱

接受死亡的人,可能只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看透了人生的真相。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需要勇气和智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巷口酒肆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惧死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娘子汉

接受死亡的人,反而更懂得珍惜生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请在乎我1秒

这句话有点偏激,每个人对死亡的态度不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代价是折磨╳

接受死亡的人,可能只是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站上冰箱当高冷

他们对生命的理解,或许比我们更深。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减肥伤身#

不要把接受死亡的人妖魔化,他们只是更加坦然面对现实。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半梦半醒半疯癫

接受死亡的人,可能比我们更勇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长裙绿衣

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或许能让我们对生命有新的认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_倥絔

这句话让我感到害怕,但同时也让我思考生命的意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执念,爱

不要轻视接受死亡的人,他们可能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智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櫻之舞﹏

接受死亡,是一种人生境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千城暮雪

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或许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与接受死亡的人打交道。
雁過藍天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创文章,作者:xiaob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6787.html

(0)
xiaobianxiaobian
上一篇 2024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9月1日

相关推荐

  • 握手礼仪与注意事项

    握手礼仪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礼仪是握手。但握手并不是见面拉拉手那么简单,如果不懂得握手的礼仪规范,未必能达到传递感情的效果哦。握手须注意的问题当别

    心理百科 2025年7月16日
  • 超实用的社交技巧,提升社交能力的28个方法

    社交与人际交往,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能。 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彼此的心灵。 良好的社交能力,能让陌生人迅速成为朋友,让团队合作更加融洽。 人际交往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在互动中发…

    心理百科 2024年7月25日
  • 颜色看性格、颜色辨别性格

    这其实也说明了,孩子喜欢的颜色,从某一方面代表着孩子的潜意识,而从这样的潜意识当中可以看出出孩子将来的性格,父母们快来看看吧。1、红色一般来说,喜欢红色的孩子都

    心理百科 2025年5月14日
  • 鲁姓的名人在历史上成就及姓鲁的辉煌

    姓鲁的名人古代、近现代都有,当然姓鲁的明星也为数不少,让我们一起来再次了解下鲁姓的名人在历史上成就及姓鲁名人在近现代的辉煌吧!_神巴巴星座网

    心理百科 2024年2月3日
  • 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想要与孩子沟通,首先要平等的对待孩子,切记居高临下,那样就不是沟通而是命令了。既然是沟通,就要双方都提出建议或意见,放到一起讨论实施,而不可以只是家长一方再说,一方在听,这样的沟通…

    心理百科 2024年12月30日
  • #你现在是不是很焦虑、迷茫、困惑?#这篇文章你需要看一下

    《破焦虑之雾,寻清晰之路》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常常会陷入焦虑、迷茫和困惑的漩涡。这些情绪如同厚重的迷雾,遮蔽了我们前行的方向,让我们在十字路口徘徊,不知何去何从。 焦虑,是对未来…

    心理百科 2024年9月3日
  •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穷,而是这两种氛围

    在生活中,经济状况常常被视为衡量一个家庭幸福与否的重要标准。 很多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家庭就会幸福美满。 然而,现实中许多家庭即使并不富裕,却依然能够保持和谐,而有些经济…

    心理百科 2024年9月8日
  • 姓名学的五格数理,姓名学五格数理:揭示姓名对人生的影响

    姓名学五格数理:揭示姓名对人生的影响 姓名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认为姓名的笔画会影响命运和性格。五格数理是姓名学的重要分析方法,将姓名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赋予其对应的笔画数和含义。 天…

    心理百科 2024年4月28日
  • 孩子叛逆,(又是独生子女)父亲该怎办?

    一、理解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的叛逆,实际上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发展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逐渐建立自我意识,渴望独立,试图挑战父母的权威。这是他们探索自我、

    心理百科 2025年7月26日
  • 心理学导论

    文:金岂很多人都对心理学非常有兴趣,如果你阅读我的这篇文章,我想你也对自己和别人有着强烈的兴趣。为什么有兴趣,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为了更好的了解别人,为了更好地

    心理百科 2024年9月2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