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逃避心理;逃避心理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也许,有的人看起来只是在快乐地刷着短视频、兴奋地玩着手机、甚至是认真地整理房间,但是隐藏在这些表象背后的,可能都是他正在逃避人生当中某个重要课题。
也就是说,有很多人深处逃避问题的模式之中,却浑然不觉。
由于他们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为了求得一时之轻松,甘愿经受持久的心灵烦恼,不断品尝频繁而至的人生苦涩,任凭岁月暗自蹉跎。
在《ACT就这么简单》一书中,作者路斯.哈里斯将逃避问题的倾向概括为以下四种,它们的首字母合在一起,就是英文单词DOTS。认清它们的真实面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逃避问题的模式当中走出来。
第一种逃避方式:转移注意力(Distraction)
心烦意乱或者停不下来思考的时候去做点具体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原本是走出坏情绪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可是,如果频繁地使用转移注意力的策略,有可能就是在逃避问题了。
比方说,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玩电子游戏、浏览朋友圈、看短视频、浏览新闻,等等。有的候,我们会对自己说,我只是玩会儿手机放松一下。
但是只要一遇到一点难题(比方说,一个有难度的作业、不知道家务该从何做起等),就开始频繁地去看手机,那么就有可能是在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去逃避问题了。
第二种逃避方式:临阵脱逃(Opting out)
有的人牙齿蛀掉了,但是他们宁肯长时间忍受住断断续续的痛苦和长时间的不舒服,也不愿意去医院去把牙齿拔掉。因为他们一想到拔牙的痛苦、想象到拔牙后肿起的腮帮子,就会临阵脱逃。
但是,其实只要忍受住短暂的拔牙痛苦,就可以换得长久的舒服和安宁。
这是一个很好的隐喻。有的时候,迎难而上或许会有些痛苦,但是把难题踩在脚下之后,换来的是长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人是害怕当众演讲而不敢去把握某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有人是因为害怕尴尬或冷场而没能主动和所欣赏的人进行交往,这些逃避问题的方式都属于临阵脱逃。
第三种逃避方式:思考性策略(Thinking Strategies)
这种逃避问题的方式最为隐蔽,毕竟我们都知道一句古话叫作“三思而后行”。
但是,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适度。
假如过度的思考而不采取任何行动,那么就是在逃避问题了。
毕竟,当问题摆在那里的时候,有时候上百遍的思考,都比不上一次果敢的行动。
我看到过很多很有才华的人,原本他们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但是却因为太过痴迷于去思考事情,而不是解决事情,导致他们经常会有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感觉。
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他们在过度地使用思考性策略——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第四种逃避方式:物质滥用和其他策略(Substances and other strategies)
很多人为了摆脱精神痛苦,就会选择吃点或喝点什么。比方说,咖啡、酒精、可乐、奶茶、巧克力等等。
如上所述,任何事情都牵扯到一个度的问题。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偶尔地通过吃吃喝喝来缓解一下生活的苦闷,并无大碍。
但是假若已经达到物质滥用或者是成瘾的状态,那就有可能是在逃避问题,需要引起警惕了。
例如,酒精成瘾症。
正如《ACT就这么简单》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许多成瘾状况是为了回避或摆脱不想要的想法或感受,如无聊、孤独、焦虑、内疚、愤怒和悲伤。”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提到,“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
而认出上述四种较为隐蔽的逃避问题的方式,对于我们减少逃避问题的行为,鼓起迎难而上的勇气,将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用果敢的行动,去应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吧。
转载自公众号 小宋老师的幸福课
约拿情结:逃避与成长的心理之旅
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学小课堂!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约拿情结”。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其实源自于《圣经》中的约拿故事。约拿被上帝派去传达信息,但他却选择逃避,最终被大鱼吞下,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那么,什么是约拿情结呢?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面临重大挑战或变化时,内心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逃避心理。这种情结常常出现在职场、感情、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可能会在升职时感到焦虑,明明是个好机会,却想要逃避。
约拿情结的心理机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约拿情结与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密切相关。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挑战时,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就会被激发,导致我们选择退缩。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回避行为”。我们常常会用各种借口来推迟或逃避面对现实,比如“我还不够准备好”或者“我现在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如何应对约拿情结?
- 自我觉察:首先,认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约拿情结是非常重要的。问问自己,是什么让你感到害怕?是什么在阻止你前进?
- 小步前进:面对挑战时,不妨将目标分解成小步骤。比如,如果你想换工作,可以先更新简历,再去参加一些行业交流会。每完成一步,都会增强你的自信心。
- 寻求支持:不要独自面对挑战,和朋友、家人分享你的感受,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内心的恐惧。
- 积极自我对话:改变内心的负面对话,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有能力应对这个挑战,我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结语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6717.html
用户评论
海盟山誓总是赊
我经常感到自己面对难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逃避心理,这让我很困扰! 这篇文章讲得很好,让我了解到逃避心理的根源可能来自害怕失败或者掌控不了局面。 我需要想想如何克服这些恐惧,勇敢地面对挑战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逃避心理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啊!我觉得自己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特别是在需要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总是会想办法推迟,但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希望可以找到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写得真棒,把我的心情直接写出来了!我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经常逃避,读了这篇文章后猛然间明白了过来,原来是因为童年时期的一些经历导致的我现在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希望能从这篇博客里学到一些克服逃避心理的方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我觉得这个分析其实不太全面啊。逃避心理的产生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也可能跟个体性格、成长环境还有当前社会压力都有关系。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简单地归纳成几个类别。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我最近正在经历一次比较困难的事情,很常感觉自己想要逃避现实。这篇博客让我明白这不是我的错,而是逃避心理会产生的本能反应。现在我要尝试着去正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文章说得好,逃避心理带来的负面结果真的很明显,我身边就有例子,很多人都因为逃避而错过了许多机会,最终变得更加焦虑和自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笑√倾城
逃避心理产生的原因真的是太多了,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感觉作者只是提到了几个比较常见的,希望能有更多深入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对我们帮助更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情的过失
我其实经常会用这种方式来应付压力,等到事情解决掉后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了。看来我要好好学习一下如何正确面对压力了!这篇文章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逃避心理确实是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我觉得应该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是把它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对待。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掌控自己,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文章提到的那些应对方法其实很普遍,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效果有限啊!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克服逃避心理的困扰。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仅有的余温
这篇文章虽然很有共鸣,但是我觉得作者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我们选择逃避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更珍视的东西。逃避可能不是一无是处,而是另一种思考方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我以前一直认为逃避是对的,因为这样能让我少一些麻烦。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逃避只是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爱放弃
我觉得逃避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我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之所以逃避是因为我对未来的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之若素
我常常逃避压力源头,比如当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会想尽办法拖延时间,而不是尝试去完成它。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我应该正视问题,勇敢面对困难!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很多时候我们把逃避心理归咎于自身的缺陷,但是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影响。许多时候压力的來源是來自於他人的期望和社会规范,需要重新思考才能找到突破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自己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需要更加勇敢地去面对挑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我很认同文章里的观点,逃避心理确实会导致很多负面结果。未来我会努力学习克服这个毛病,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