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躁狂抑郁症的治疗—躁狂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一好大夫在线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心理调适
躁狂症患者总是无法安静下来,所以他们应该在这个时候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应该少参加派对,给自己更多的时间独处。你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自己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患者应充分发挥主观主动性,积极调整精神状态,帮助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学会约束自己,人清自己的真实内心。
2调整饮食
躁狂症患者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吃咖啡因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如茶和咖啡。患者应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主食选择粗粮。
3.改变生活环境
这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房间以冷色调为主,不要用红色和黄色装饰。病人生病时尽量不要去打扰他们。
4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一般可口服,但当患者有明显的兴奋症状时,需要肌肉注射。
躁狂症等他疾病的发病率都很高。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必须配合医生的治疗。此时,家庭成员应积极督促患者,必要时家庭成员应强迫患者就医。
躁狂抑郁多才俊?致病原因是什么?能治愈吗?专家详解→
都市快报
图源:视觉中国
这两天,因为杭州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故事,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疾病再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躁狂抑郁就是双相情感障碍,不少名人,如梵高、贝多芬、海明威等都被报道有双相情感障碍,每年的3月30日“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就是梵高的生日。
因此,有人可能会问:双相情感障碍是不是“天才病”?得这种病的人好像都很聪明,真的是这样吗?
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精神卫生专家,今天来为大家系统剖析双相情感障碍病。
时而躁狂时而抑郁
有医院精神卫生科
去年门诊接诊13万人次
其中双相障碍病人占了三成以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少华介绍,大家平时最常接触到精神疾病包括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金晓宇确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通俗的名称又叫做“躁郁症”,相对于大家更为熟知的抑郁症在疾病诊断上属于独立的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在情感障碍疾病中所占的比例并不低。胡少华教授表示,他所在医院的精神卫生科去年门诊接诊13万人次,其中双相障碍病人占了35%左右。而在病房,这个比例更高,“差不多有60%患者因为双相情感障碍住院”。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会在躁狂和抑郁两个极端情绪间游走、切换。胡少华教授介绍,患者的情绪状态特点是不稳定的,一段时间表现为抑郁状态,但症状比抑郁症更加严重,破坏性也更强,自杀自伤的风险更高;而一段时间又会表现出躁狂的行为,情绪持续性高涨,精力充沛,睡眠需求量减少,自我评价升高,有强烈的使命感。在这种情绪背景下,患者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变得固执、暴躁、易激惹,结果出现鲁莽的投资、暴饮暴食、冲动型消费等的增加。
“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是阶段性发作,发作时通常在两种情绪状态中来回切换,但事实上,大多数时间,双相情感障碍是以抑郁发作为主,占了一半以上。”
这种病好发于青少年
15-19岁年龄段占比75%
双相情感障碍“偏爱”青少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双相障碍科主任夏泳表示,患者在15-19岁年龄段尤为集中,占比达75%。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明显,加之有中高考、家庭情感等生活的诱发事件,疾病更容易发作。”
2019年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率逐年提升,患病人数已达840万,多高发于青少年。
在胡少华教授所在的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病区,青少年患者的比例也较高。
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精神科专家金卫东提醒,从小学高年级、初中开始,就是双向情感障碍的高发期,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自家的小孩冲动、爱发脾气、摔东西、厌学等等,一旦有这些情况就要警惕。
不是因为得病才“聪明”
而是得病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潜能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确,不过此次接受采访的三位专家都表示,该病和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还有研究表明,也跟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
那双相到底是不是一种“天才病”呢?
在金卫东看来,确实,我们看到的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某些领域有特殊的天赋,能取得比普通人高的成就,这跟患者的轻躁狂状态有关系,这种状态下他们往往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比如梵高可能就是在轻躁狂状态下创作出名画。
“在我们病区里,也会看到和金晓宇类似精通好几门外语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以及不少取得高学历的双相患者。”五六年前,金卫东治疗过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当时他硕士毕业没多久,去了一所高校入职,没多久发病了,经过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很快回归社会,继续给学生讲课,后来还念了博士,顺利结婚生子。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都是天才。“毕竟能够被我们看到的,成功到为大众所熟知的,只是少数。”
夏泳认为:“疾病本身是不会增长智商的,只不过有些人足够幸运,抓住了轻躁狂状态下情绪对自己能力的加成。”
夏泳举了一个运气比较好的女孩为例。女孩子初三中考前,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轻躁狂发作,一举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高一、高二两年,女孩则陷入抑郁阶段,整个人浑浑噩噩,成绩并不出色。到了高三,她又进入轻躁狂时期,一下子从年段几百名考到了前几名,高考顺利考上了名牌大学。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双相情感障碍成就了这个女孩的学业,相反,她本身学习能力好,加上自己努力,和轻度兴奋状态,令她更自信,精力旺盛、反应快,把体内隐藏的潜能发挥出来了而已。”
夏泳提醒,千万不要觉得那我就一直保持轻躁狂状态好了呀,其实情绪的高涨还是低落都是不健康的,这种看上去有利的“轻躁狂状态”并不稳定,很容易发展为躁狂状态,或转向抑郁状态,所以规范治疗的目的就是维持患者心境的稳定。
和抑郁症较难区分
平均8-10年才会被诊断明确
早期容易漏诊误诊
正是因为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时而抑郁时而狂躁,所以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国外有研究表示,双相情感障碍平均8-10年才会被诊断明确,早期容易漏诊、误诊。
金卫东提道:“大约70%的双相患者,都无法在首诊时就明确是双相情感障碍,而如果被当做抑郁症治疗,采用抗抑郁的药物,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部分抗抑郁药物容易使起初表现为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转向躁狂发作,所以双相患者如果只吃抗抑郁药物不符合诊疗规范,选择专业的医院和医生,尽早识别双相,非常重要。”夏泳说。
基于肠道菌群的标记物 可以用于临床上区分 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
近年来,如何早期筛查出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和单相抑郁(即抑郁症的抑郁发作)如何区分?成为精神卫生科面临的一大临床难题。
为此,胡少华教授团队2016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双相情感障碍的脑肠轴机制研究,旨在通过科研推动双相情感障碍病理机制研究,改变目前基于症状学诊断的窘迫现状。
经过多年研究,胡少华教授团队发现,抑郁症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肠道菌群是不一样的。
近年来,团队分别采用16S rRNA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验证了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的特异性变化,构建了基于肠道菌群标记物对疾病诊断和疗效预测的模型;与重庆医科大学谢鹏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王刚教授团队合作,发现基于肠道菌群标记物可以用于临床上区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构建了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噬菌体和粪便代谢组的关联网络;结合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首次提出了脑-肠平衡系数,并研究其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发表了多篇双相障碍肠道菌群领域的研究综述。
去年底,胡少华教授团队双相障碍脑肠轴研究取得新进展,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 7.561)杂志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上调双相障碍疾病风险基因TRANK1参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病理机制,提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疾病风险基因TRNAK1参与双相障碍的发病。
早发现、早识别、早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愈的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其实和所有的精神疾病治疗是相通的。最关键一点,要早发现早诊断,并早期接受正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甚至实现治愈。”
胡少华教授表示,所谓的临床治愈,其实是一个医学概念,指的是疾病的临床症状达到缓解,并最大程度减少复发;而治愈,通常指的是社会功能的康复,比如生活的自我料理能力、工作学习社交能力等,这比临床治愈更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规范治疗效果好的病人,几年、十几年都是可以处于正常间歇期不发病的,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金卫东主任说道,就治疗而言,药物治疗是首选,希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长们意识到,如果你的小孩有这个病,不治疗是不行的,无法正常上学,无法正常生活,家属一定要高度配合治疗,日常进行监督。
“早识别早治疗,能及时控制临床症状,尽早恢复社会功能,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因为一旦病情反复发作,复发的概率就会显著增高,治疗难度更大。”夏泳坦言。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6355.html
用户评论
采姑娘的小蘑菇
这篇文章很有帮助!我最近一直在学习了解躁狂抑郁症,终于找到了一个靠谱的网站。文章解释得很清楚,而且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让我对如何应对这个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感觉医生说的都很靠谱,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总觉得自己很沮丧,没有动力做任何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想
我一直以为躁狂抑郁症的人都是情绪特别激动那种人,但文章里说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类型,我真是太惊讶了!原来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些症状可能都与躁狂抑郁有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治疗方法这么多,感觉真的很复杂。不过我还是希望可以找到合适的方法让自己好起来,感谢医生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比较好,讲解很详细,让人很容易理解。我已经推荐给我的朋友看了,她的家人也患有躁狂抑郁症。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我只是想说我被文章里的描述深深触动到了……那些关于情绪波动、自我怀疑的感受简直像是我本人一样!我很幸运能找到这篇写得这么好的文章,让我不再感到孤单和困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我不太理解药物治疗的部分,感觉药物会有什么副作用?是不是治疗完就彻底好了呢?希望医生能够多解释一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变勇敢℅℅
我朋友患有躁狂抑郁症,经常感到焦虑不安。我很想帮他,希望能根据这篇文章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帮助他度过难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感觉像是所有躁狂抑郁症的患者都会经历这些症状,希望未来能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り。薆情海
这篇文章太长了!我花了好多时间才看下来,其实可以分成几部分发布,更容易消化吸收信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婞褔vīp
个人觉得这种治疗方案太复杂了,可能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和执行,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治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我很赞赏这篇文章带来的帮助!作为一个人正在学习了解躁狂抑郁症的信息,我认为这份资料非常有价值。希望医生继续写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给予更多人支持和指引!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我想知道这些治疗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效果会不会不一样?还有针对老年人群的特殊疗法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我患躁狂抑郁症已经好几年了,一直都在尝试各种治疗方法,但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文章说得确实不错,很感谢医生分享这些经验!但我还是觉得,面对精神疾病的困扰,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不要独自承受这份压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我是一个对医疗信息不太了解的人,感觉这篇文里的很多专业术语我都理解不了。希望以后能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虽然文章介绍了各种治疗方法,但我还是担心这些方法会有什么副作用。如何评估风险和收益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